[导语] 2025年4月,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今年以来累计达54%,中国反制加征34%关税。受此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暴跌,WTI原油假期跌幅超10%,4月7日跌破60美元/桶。乙二醇期货开盘跌停,现货价格跌破4400元/吨。
2025年4月,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在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34%关税,叠加前期两次10%的关税加征,累计加征幅度达到54%。4月4日,中方表态坚决反制美国加征的对等“关税”,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贸易摩擦的加剧直接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国际原油价格因需求担忧叠加OPEC+计划增产出现暴跌,假期期间WTI原油跌幅超10%,4月7日亚洲早盘时段,国际原油继续下探,WTI跌破60美元/桶,能化板块成本支撑整体坍塌。乙二醇作为能化产业链下游重要的一环,其不仅面临成本端的剧烈波动,也将面对供应和需求端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短期市场将陷入多空博弈的情绪化状态。4月7日早盘,乙二醇期货开盘触及跌停,现货价格跌破4400元/吨一线。
成本驱动:原油价格坍塌 乙二醇估值中枢下移
本轮美国关税加征不仅针对中国,也涉及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关税加征执行将大幅度推高全球贸易成本,进而抑制全球制造业和终端消费活动,导致原油需求的大幅度放缓。因此在美国关税加征以及中国反制方案的陆续公布后,原油市场出现连续两日大跌,创下近四年来低点。此时乙二醇成本端支撑坍塌,乙二醇估值中枢下移,当下乙二醇市场价格存在补跌需求。
进口减量:自美国进口成本增加 供应存减量预期
美国是中国乙二醇的重要进口来源之一,2024年中国乙二醇进口量在655.41万吨,美国占比12.53%,是第三大进口贸易伙伴。即便美国依托页岩气资源有着较低的生产成本,但在中国对美国关税加征反制措施执行后,中国自美国进口乙二醇的成本将出现显著增加,中国企业将会减少从美国进口乙二醇,转而寻求其他进口来源或刺激中国乙二醇生产企业的增产。然而短期内中国乙二醇增产空间相对有限,且进口替代亦将带来成本的增加,因此短期市场存在乙二醇进口供应出现额外减量,进而带动乙二醇市场低位支撑增加的可能。
此外,由于近年来中国自美国进口乙二醇的同时也在进口部分乙二醇上游原料,如乙烷、丙烷等轻烃原料,因此关税加征后,不仅中国进口乙二醇环节会受到影响,其上游原料的进口量及进口成本也将受到影响。因此部分中国乙二醇装置运行可能会受到原料供应稳定性的影响出现一定波动。

需求抑制:聚酯及纺织服装出口受到冲击
虽然近年来,中国在美国进口纺织品服装市场中的占比逐步下降,2012-2023年间中国纺织品服装在美国进口占比中下降近15个百分点;反观东南亚5国占比提升了近1个百分点,东南亚逐步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纺织品服装的核心贸易伙伴。但就目前而言,美国是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最大市场,2024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在508亿美元附近,同比增长9%,出口份额占比在16.88%,同时东南亚地区化纤原料配套规模不足,其纺织服装行业仍要大量采购中国聚酯产品。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后,纺织品服装到终端零售环节的成本将出现明显提升,美国零售商在提高零售价格的同时,势必也将要求上游供应商分担部分关税成本的增加,中国纺织服装生产、贸易企业利润将受到压缩。而且由于本次关税加征同样涉及东南亚地区,因此东南亚地区纺织服装生产活动也将受到影响,进一步影响涤纶长丝等聚酯成品向东南亚地区的出口。

目前来看,乙二醇市场呈现“成本短期坍塌、需求下滑风险增加、供应减量空间扩大”格局。乙二醇市场在多重增量因素冲击下跟随原油震荡补跌。但由于合成制路线不受原油价格下跌影响,且乙二醇供应端存减量预期,乙二醇价格跌幅将明显小于原油跌幅。然而由于市场避险情绪仍然较高,短期乙二醇底部反弹驱动不足,仍需等待美国与中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于贸易摩擦的谈判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