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特朗普2.0任期后,关税行动再次升级,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随后中国出台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的政策公告,贸易战也升级进入2.0版本。此次加征关税,对环氧乙烷行业影响相对有限,但对乙烷制环氧乙烷企业利润会造成一定影响。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8年至今,全球平均关税水平上升约12%,非关税壁垒(如技术标准、出口管制)增长更快。全球以“国家安全”“产业回流”“公平竞争”为名的战略博弈频繁进行,而自特朗普上台之后,先后宣布了一系列进口关税政策,北京时间2025年4月3日凌晨,特朗普再挥“关税大棒”,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而后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中美贸易战再度升级。
关税政策落地 乙烷制EO成本将增加
此加税政策聚焦到环氧乙烷行业的影响来看,主要围绕乙烷制环氧乙烷路径。从国内生产工艺来看,环氧乙烷制备均采用乙烯直接氧化法合成环氧乙烷,但配套的上游乙烯装置生产工艺呈现多元化。2024年国内57%以上的环氧乙烷由石脑油裂解路线来源,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其中石脑油裂解路线以中石化和中石油占比最高,占比接近60%。受高油价影响,石脑油裂解工艺在近两年成本优势减弱,而轻烃乙烷裂解工艺成本优势凸显,2024年乙烷路径制环氧乙烷占比已超20%。原料乙烷均依赖进口,几乎全部自于美国,因此随着关税政策落地,将直接推高进口乙烷价格,从而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此次加征关税后,中国进口美国乙烷关税到35%(2025年原定关税2%下降到1%),按照目前乙烷价格计算,成本预计增加1400-1500元/吨(仅原料成本),考虑到乙烷裂解装置设备折旧及财务成本等分摊,乙烷裂解装置的盈利能力下降。此外中东地区气资源自身有限,短期来看,美国乙烷可替代性有限,乙烷裂解工艺成本增加,或对后期乙烷裂解装置的开工有所影响。

下游配套完善 增加一定抗风险能力
近年来,中国环氧乙烷企业下游配套完善度不断提升。2024年中国环氧乙烷自产乙烯配套占88%,其中自产乙烯配套中石脑油裂解工艺占比最大,乙烷裂解次之;而下游配套乙氧基化产能占比达60%,其中乙烷制环氧乙烷企业均配套乙氧基化装置,且联产乙二醇。环氧乙烷供应一体化给市场带来更多挑战,但配套完善度提升,一定程度可增加企业抗风险能力。然而随着美国征收“对等关税”,也需持续关注环氧乙烷下游衍生物出口情况是否也会受到明显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