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胺:中美关税升级,苯胺市场弱势难改


卓创资讯 孙艳霞 编辑于 2025-04-07 17:30:56
收藏

【导语】近期“关税”成为市场热点,尤其在美国宣布对等关税后,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也加征关税,贸易问题升级,对苯胺上下游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进一步拖累苯胺市场交易情绪,苯胺市场价格或将震荡下跌。

背景:北京时间4月3日凌晨,特朗普公布对等关税措施:1.对全球征收10%的基准关税;2.对美国贸易逆差最高的数60个国家征收额外关税,其中,对中国34%,对欧盟20%,越南46%,中国台湾32%,日本214%,印度26%,韩国25%,泰国36%,瑞士31%。基准关税生效日期为4月5日,对等关税生效日期为9日。另外25%的汽车关税将于3日生效,汽车零部件关税于5月3日生效;金条、铜、药品、半导体和木材制品也不受“对等关税”的约束。从对华关税的力度看,中国进口产品此前已被征收20%的关税,在此基础上再征收34%的关税,今年以来将累计加征了54%的关税。

关税问题直接影响市场参与者操作情绪、苯胺生产成本端以及部分终端需求。

关税问题直接影响全球经济及市场参与者操作情绪。从宏观情绪及国际油价来看已经明显走弱,以WTI为例,4月3日至4日期间价格下跌9.72美元/桶,跌幅高达13.55%,引发市场参与者对经济环境走弱的担忧,从而限制苯胺市场参与者操作积极性。

苯胺主要生产原料-纯苯受其影响亦较大。首先,纯苯作为近油端的主要化工产品,国际油价的宽幅下跌直接拖累市场参与者看空情绪,从而拖累纯苯价格下跌。其次,中国和美国作为纯苯主要进口国,美国对等关税的加征,将导致韩国等地更多的货源流入至中国,影响国内纯苯供需格局。通过韩国海关总署数据分析,自2024年四季度开始出口至美国的纯苯量已呈现下降趋势,但2024年仍有20%的纯苯去往美国,约60万吨左右,71%的纯苯出口至中国大陆。2025年一季度,韩国纯苯出口至美国仅有5.3万吨,至中国已有近79万吨,比例进一步扩大。而对等关税中美国对韩国加征25%的税率,预计韩国纯苯出口至中国大陆的量将继续增多,或将重塑国内纯苯供需格局,其市场价格存宽幅下降空间,且其下跌周期将延长,预期将拖累苯胺市场商谈活跃度,苯胺市场价格存进一步下跌空间。

对等关税加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部分终端需求。

苯胺出口至美国的商品量有限,对等关税的加征对其直接影响有限,但苯胺下游MDI出口依赖度较高,以聚合MDI为例,2024年出口至美国26.8万吨,出口占比22.26%,2025年1-2月出口至美国1.25万吨,出口占比下降至8.69%。关税的加征会导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出口成本增加,短周期导致MDI出口量减少,从而影响国内苯胺供需变化,不过中国MDI产能及产量在全球产能及产量中占绝对优势,且美国亦对东南亚等国家同样加征关税,因而长周期看,出口成本或部分转嫁至美国采购方,短期对中国影响相对有限,长期看或将引发行业格局变化。

综合来看,在经历3月份苯胺市场宽幅下跌后,非MDI一体化苯胺生产企业开工负荷不足50%,多数生产企业库存逐步下降至中低位,总供应逐步减少将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市场价格一定支撑。但关税问题对苯胺产业链带来的影响偏负面,对等关税的后续问题仍在发酵,全球各国如何应对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市场参与者操作偏谨慎,叠加原料纯苯端价格的宽幅下跌,或将拖累苯胺市场价格延续下跌趋势,能否止跌仍需宏观消息面变化带来的生产成本及情绪端影响。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