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硬脂酸、棕榈油、原料驱动、供需失衡
[导语]2025年一季度,原料棕榈油市场高位宽幅震荡,原料上涨时间较短且涨幅受限,对硬脂酸市场的提振不足,叠加一季度供需面整体失衡承压,硬脂酸市场阴跌为主。二季度,原料棕榈油市场季节性增产后存在回调压力,叠加硬脂酸下游需求也处于传统淡季,硬脂酸市场或延续弱势。
2025年一季度国内硬脂酸市场整体偏弱,价格阴跌较多。国产一级硬脂酸市场一季度均价为10234元/吨,环比下跌2.87%,同比上涨22.74%。其中一季度高点为1月初的10600元/吨,低点为3月底的9800元/吨。从价格运行趋势来看,仅1月20日-2月20日期间受春节影响,价格僵持走稳,其余时间段均弱势阴跌。

棕榈油市场宽幅波动,硬脂酸成本驱动较弱
一季度,棕榈油市场价格整体处于相对高位且涨跌受限,对硬脂酸市场的成本驱动偏弱。一季度初,棕榈油市场因印尼B40政策延期而从高位回吐前期溢价。春节后,豆油、菜油市场因关税贸易纷争而偏强运行,棕榈油市场跟随向上。之后,棕榈油市场围绕产地产销双弱、各国间关税政策变化、印尼B40政策难产等因素宽幅波动。

从棕榈油现货市场的波动特点来看,一方面,由于棕榈油价格相对于其他植物油溢价过高,且自身利多消息有限,所以棕榈油现货价格涨幅受限。但另一方面,产地处于减产降库期,毛油出货压力不大且价格高位,精炼利润匮乏导致工棕产出仍少,工棕价格更加抗跌。一季度马来棕榈油期货市场均价在4422令吉/吨,环比下跌5.4%;CFR中国24度棕榈油市场均价在1108美元/吨,环比下跌6.06%,CFR中国工棕市场均价在1118美元/吨,环比下跌5.62%。工棕与24度棕榈油的价格倒挂局面由去年一季度延续至今。而从棕榈油市场对硬脂酸市场的成本传导来看,棕榈油价格上涨时间较短且涨幅受限,对硬脂酸市场的成本提振力度不足。
供需双双走弱,但基本面仍失衡承压
供应端,硬脂酸国产与进口货源同步缩减。一方面,国内硬脂酸装置在今年春节前后的停机现象更加普遍,且2-3月均有大型装置停机检修。1-3月国内硬脂酸产量在19.95万吨,同环比均减少12%。另一方面,进口硬脂酸市场因内外盘长期倒挂、国内缺乏进口利润而维持货紧局面,1-3月国内硬脂酸进口量或在5.18万吨,同比减少17%,环比增长6%。虽然供应端货源收紧,但依然无法有效对冲需求端的缩量冲击,从而导致市场仍因基本面失衡而承受压力。今年春节前,下游普遍对后市信心不足、方向迷茫,节前备货意愿不佳,多倾向于清仓或轻仓过节。节后归来,3月传统旺季升温不及预期,加之下游业者多不看好原料后市,补货节奏更加谨慎。以硬脂酸下游盈利空间较好的AKD和伯胺为例,一季度华东AKD市场均价为17869元/吨,环比上涨0.87%,但同比下跌2.17%;一季度华东十八伯胺市场均价为17258元/吨,环比上涨2.42%,同比上涨3.55%。从下游产品与硬脂酸市场价格的同环比变化幅度可以看出,下游产品不仅对硬脂酸市场的成本向下传导乏力,而且存在向上的负反馈。

二季度展望:原料存回调压力,硬脂酸或季节性下行
从近十年硬脂酸价格季节性走势来看,二季度相较于一季度一般弱势回调,今年或遵循往年规律。具体来看,成本端,原料棕榈油产地将逐步恢复增产,虽然印尼B40政策、印尼拟提高棕榈油出口税率、美国拟提高生物质柴油掺混比例等悬而未决的消息有继续发酵从而阶段性提振市场的可能,但考虑棕榈油相较于其他植物油缺乏价格优势,虽然菜油市场供应收紧对价格存在支撑,但豆油供应宽松、原油承压偏弱对棕榈油价格均构成拖累。棕榈油产地卖压将不断增大,后期出货驱动下棕榈油市场存在回吐溢价的空间,硬脂酸成本端支撑不足。基本面,二季度初国内仍有硬脂酸装置停机检修,进口货源供应维持偏紧局面,但需求同步进入淡季,供需或难收紧从而支撑价格。

综上,在一季度原料端驱动较弱、基本面提振不足的背景下,硬脂酸市场阴跌之后,二季度原料棕榈油市场存在回调压力,硬脂酸市场或跟随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