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季度环氧丙烷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价格呈现震荡下跌后反弹的态势。除原料成本支撑减弱之外,供需失衡亦是价格下行的关键因素。尽管供应量缩减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市场企稳反弹,但反弹空间有限。进入二季度,供应量预计有所增加,而需求量虽有增长但下游畏高情绪浓郁,加之成本端提振作用有限,预计环氧丙烷价格将继续维持窄幅趋弱低位波动为主。
一季度供需错配下价格跌宕起伏
1月初至2月上旬,国内环氧丙烷基于供需错配背景下,价格震荡走低。具体来看,滨华新材料及万华蓬莱的新装置集中投产,市场供应量显著增加,导致行业竞争加剧,而下游需求端则保持谨慎态度,采购情绪有限,加之春节假期前夕企业积极排库,进一步增加了环氧丙烷的出货压力,市场供需矛盾在此期间凸显,价格趋势窄幅走低。春节假期期间,下游产品的开工不足导致环氧丙烷需求减弱,但环氧丙烷装置开工率有所提升,供应增长而需求减少,供需矛盾在假期结束后更为突出,下游原料和产品的高库存,导致供应端面临较大压力,价格随之震荡下滑。
进入2月中上旬,供方挺市情绪浓厚,在买盘适度跟进下,价格逐步筑底反弹。具体来看,伴随价格连续下挫导致各类生产工艺陷入亏损,中海精细、卫星石化等装置相继停车,而鑫岳、三岳、胜华新材料、滨化及湖南石化等企业亦不同程度降负,供应量减少下,主流企业挺价意愿增强,下游买家的观望情绪随之减弱,采购意愿回暖。伴随终端市场的复苏以及需求的陆续跟进,环氧丙烷的供需传导顺畅,库存压力得到缓解。此外,利华益装置的停车消息进一步刺激了市场情绪,价格开始筑底反弹。至3月份,供需方均有检修缩量下,市场基本处于弱平衡态势,市场维持窄幅波动为主。截至3月26日,山东地区环氧丙烷市场一季度均价为7726.61元/吨,环比下降8.23%,同比下降13.94%。从历史数据来看,季度内的各月均价均处于较低水平,其中一季度价格高点出现在1月2日,为8150元/吨,而低点则在2月11日,为7300元/吨,创下近五年最低值。

供应增量 行业竞争加剧
一季度,国内环氧丙烷总供应量同比增长5.02%;1-2月中旬,供应压力显著增大,促使环氧丙烷价格承压下跌;2月中旬至3月,供应压力适度缓解,环氧丙烷价格随之上调后区间波动。1月份,新增供应来自滨华新材料和万华蓬莱厂区四期项目的投产,共增加64万吨/年产能。受供给增长预期影响,企业出货压力增加,环氧丙烷市场价格持续下行。然而,自2月中旬开始,因环氧丙烷价格处于五年内低位,行业亏损加剧,多家企业降低开工率甚至停车,日度开工负荷最低时降至66.13%,供应量缩减减缓了市场压力,为价格的企稳创造了条件,在此背景下,环氧丙烷价格止跌回升,并进入了中长期的波动区间。

需求增速不及供应 拖累市场价格重心下移
一季度,国内环氧丙烷市场遭遇了一场供需失衡的挑战,消费量虽有小幅增长近2%,但仍然落后于供应增速,市场需求的疲软和终端消化不及时,成为了影响市场表现的关键因素。一季度,环氧丙烷的主要下游产品——聚醚多元醇市场表现较为低迷,正值春节假期,终端海绵等行业的生产线提前进入了休市状态,下游聚醚多元醇的订单量明显减少,不仅减少了对环氧丙烷的需求,亦导致产品从上向下传导的不畅;其他下游行业中,PO酯碳酸二甲酯和丙二醇产业的开工情况也出现了下降趋势,PO酯碳酸二甲酯产业整体盈利情况不佳,进一步拖累了市场需求。季度内,下游买家的采购意愿仍维持在按需跟进的水平,场内交投相对清淡。

成本对环氧丙烷支撑略有下降
一季度内,原料产品均价呈现涨跌互现的局面,综合成本释放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但也有成本托底的趋势存在。季度内,氯醇法工艺原料产品中,液氯价格从补贴出厂上涨至正价,而丙烯价格则维持在区间内波动。氯醇法工艺中,环氧丙烷的季度利润虽然亏损幅度有所收窄,但仍维持在亏损状态。截至3月26日,氯醇法工艺环氧丙烷的毛利亏损幅度环比缩减3.46%。成本变动对环氧丙烷市场走势的影响有限,仅3月中旬起,液氯价格因供应量大幅缩减而由负转正,导致氯醇法工艺装置的亏损加剧,对环氧丙烷价格产生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