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几年中国丁酮产能呈现上涨的趋势,2024年国内首个华南地区装置投产,填补了南方市场没有丁酮装置的空白,辐射广东及福建、广西地区。2025年来看,对传统北方工厂影响较大,部分成本偏高的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
产能持续增加,过剩局面加剧
2023-2025年中国丁酮产能呈现上涨的趋势。其中2023年安徽中汇发12万吨/年丁酮装置投产,2024年惠州宇新10万吨/年装置在四季度顺利运行,2025年预计安徽中汇发有4万吨/年装置二季度投产。因丁酮行业早已产能过剩,早在2017-2019年期间中国丁酮工厂经历了一轮竞争,部分工厂长期保持停车或永久退出市场。而2023-2025年投产的装置的特点是在中国优势地区投产,对传统用优势丁酮企业有明显影响。其中安徽中汇发处在华东地区,而华东原有装置仅有宁波金发一套装置处于浙江省,江苏省没有丁酮装置。安徽滁州距离江苏南京仅40公里,对于丁酮最大市场江苏地区来说,有着明显区域优势。2024年国内首个华南地区装置投产,填补了南方市场没有丁酮装置的空白,辐射广东及福建、广西地区。

北方产量占比依然较高后续占比陆续缩小
中国丁酮的主产区主要来自山东、安徽、东北、西北,以及四季度投产的广东地区。从去年来看,主要变化为安徽供应明显增多,华南地区首次有了装置,加大了对当地的供应。

从去年来看,中国丁酮最大产区为山东,产量约为24万吨,占比46.15%,依然是中国最大丁酮产区。山东齐翔腾达为世界最大的丁酮生产企业,也提供全年15万吨的出口量。其次华东地区产量,安徽企业2024年产量在13万吨,占比25%。东北和西北地区由于装置并不稳定,部分企业全年长期停车,两个区域产量在10万吨,相比去年小幅下降。
从今年中国装置来看,山东依然是中国最大的产区,供应稳定,但因一套8万吨装置长期停车,预计年产量在20万吨附近;其次就是华东地区,作为我国第一消费区域,华东地区产量会上升明显。而东北及西北地区受制于价格竞争,产量下滑。
而山东地区主要为齐翔腾达及东明梨树两个工厂。东明梨树全年产量有限,主要供应河南及江苏地区;而齐翔腾达产量较大,其中约40%产量用作出口,约30%产量运往广东及福建地区销售。
安徽地区为中汇发装置,主要供应区域为江苏地区以及湖北丁酮肟工厂,少数出口及运往华南销售。因丁酮主要消费区域在江浙地区,中汇发有着较好的地理优势。
东北及西北企业为中石油企业,主要靠船运送往江苏及华南码头,其中主要供应江苏市场为主。
华南装置为惠州宇新,主要产量40%供应广东、广西、福建地区;60%出口为主。
总结
随着成本优势明显新装置投产,国内各区域供应企业形成一定市场保护定价机制。这也让丁酮价格难以像以前有大幅上调的情况。且为了保证现有国内开工负荷,不再继续提升,多数生产企业也尽量将丁酮价格控制在成本偏高企业的利润线下。同时出口竞争也相对明显,尤其是2-3月出口订单有所下滑,中国丁酮企业势必继续压价与日本企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