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北京时间4月3日凌晨,特朗普公布对等关税措施,随后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其中提到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关税波动对中国乙醇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原料玉米价格波动而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乙醇副产品DDGS通过玉米价格、粕类价格传导而产生的影响,由于中美两国此前乙醇进口关税已经较高,暂不会对中国乙醇进出口贸易产生较大的影响。
从原料角度看,加税可能影响全球玉米价格进而影响中国玉米价格。中国玉米年产量超过2亿吨,主要依靠自产自足。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玉米进口量1363万吨,占中国玉米供应量不5%。而来自美国玉米约207万吨左右,约占中国玉米进口量的15%,目前排在第三位。自中美上次贸易摩擦后,巴西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玉米进口国,2024年中国自巴西进口玉米约646万吨,第二位为乌克兰约451万吨。全球玉米的主要出口国包括美国、乌克兰、巴西等,与美国形成竞争关系并影响中国的主要是乌克兰和巴西。此次美国加征多个国家的关税后,一方面有待观察其他玉米进口国是否会考虑加征对美国玉米的关税,进而增加从美国进口玉米的成本,利空美国玉米价格,以及是否会考虑替代从巴西、乌克兰等国采购进口玉米,进而提振巴西和乌克兰玉米价格。全球玉米价格波动也会最终影响至中国的玉米价格。粮价上涨通常会导致中国粮食乙醇生产成本增加。
从乙醇供给角度看,中国乙醇通常进口量较少,加税并不会对中国乙醇的直接供应产生波动。根据卓创资讯统计,2024年中国乙醇产量1041.89万吨,而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乙醇(含改性和未改性乙醇)共进口0.47万吨,中国乙醇进口依存度不足1%。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乙醇生产国,年乙醇产量通常超过4000万吨,占全球乙醇市场份额通常在40%左右,美国也是全国最大的乙醇出口国,2024年美国乙醇出口约570万吨,美国乙醇通常出口量较多的国家包括加拿大、英国、印度、哥伦、荷兰等。自上轮中美互相加征关税,中美两国乙醇贸易多数时间套利窗口处于关闭状态。加税对中国乙醇行业的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粮价波动进而对中国乙醇行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对乙醇下游终端制品出口的影响。
从需求角度看,价高影响需求,另外粮食乙醇或定价过高,或有利于非粮乙醇行业发展。美国此轮关税操作,也有部分言论担心带来经济衰退,进而影响对消费品的影响。不过单就乙醇来说,若玉米高价,必然导致粮食乙醇定价高,而乙醇价格高必然会对下游产品的应用、需求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上周期中美互相加征关税不同,近几年来,中国乙醇生产工艺发生较大变革,尽管粮食乙醇占比体量仍大,但煤制乙醇行业也在快速发展,粮食乙醇行业在工业用途正面临其他工艺乙醇的竞争加剧。假设煤炭价格波动幅度相对有限背景下,并且煤制乙醇装置运行稳定性和质量若能进一步提升的情况下,煤制乙醇成本优势增加。另外从生物能源角度看,乙醇汽油理论上应以消耗生物燃料乙醇为主,而生物燃料乙醇又以粮食乙醇占比为主,尽管中国政府在实行乙醇汽油区域需强制添加乙醇,但从全球角度来看,也需密切关注原油价格的波动,若原油价格继续回落,生物能源的竞争力或将受到削弱。
最后,关税也可能会对乙醇副产品DDGS市场产生影响。尽管中国DDGS已经较少进口,但玉米价格波动和其他粕类价格波动也将影响DDGS市场心态和价格波动,进而对乙醇生产企业的盈利和经营产生影响,未来也需保持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