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沥青:中美关税博弈对煤沥青市场的间接性影响


卓创资讯 吕欣如 编辑于 2025-04-09 13:53:41
收藏

【导语】在全球贸易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美国近年来频繁加征关税的政策对全球产业链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煤沥青对美直接出口量有限,但长期来看,受转口贸易渠道、原材料成本传导及下游市场传导影响,煤沥青厂家成本压力及煤沥青需求量或将受到较强影响。本文将聚焦煤沥青的产业链结构和贸易现状,分析加征关税对煤沥青产业链的影响。

贸易流向来看:煤沥青并未有针对美国市场的直接出口,这主要由于两个原因:一是煤沥青作为大宗化工产品,运输成本较高,长距离贸易经济性较差;二是美国对环保要求严格,可能对进口煤沥青设置技术壁垒。因此,美国关税政策对煤沥青的直接影响相对有限。然而,煤沥青产业链的间接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上游来看:作为煤沥青原料的高温煤焦油价格与焦炭市场密切相关。2024年,中国焦炭累计出口831.80万吨,但出口美国的数量在总出口量中占比极低。当美国加征关税导致全球钢铁生产受限时,可能间接影响焦炭需求,进而传导至高温煤焦油和煤沥青价格。具体分析如下:虽钢铁直接出口美国数量有限,但通过越南、韩国等转口贸易规模较大,长期来看,钢铁出口量或将减少,进而影响焦炭需求,从而影响国内焦化厂开工情况,高温煤焦油供应或将减少,影响煤沥青原料可得性。

其次下游来看:煤沥青主要消耗领域为电解铝行业,作为生产预培阳极和阴极块的重要粘结剂,约占煤沥青消费量的57%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铝年度消费量约在400万吨以上,其中40%以上依赖于进口。这种消费结构表明,尽管美国并非煤沥青的直接消费大国,但其铝工业对全球煤沥青市场仍有一定影响力。特别是当美国对进口铝产品加征关税时,可能通过抑制全球铝贸易间接影响煤沥青需求。具体分析如下:1、中国电解铝直接出口美国数量有限,但通过加工成铝制品或转口贸易仍有一定规模。关税增加将提高中国铝产品在美市场价格,抑制出口需求,从而间接导致煤沥青需求下降。2、全球铝贸易受限可能导致国际铝价波动。国内铝厂可能压缩成本,寻求煤沥青替代品或压减采购价格。3、铝价不确定性增加可能延缓新电解铝项目投资。中国电解铝产能已接近4500万吨/年,行业投资本已趋缓,关税政策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可能进一步抑制产能扩张,长期影响煤沥青需求增长。

产业集中度来看:中国煤沥青行业呈现"大行业、小企业"的特点。虽然整体产能庞大,但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单个企业规模有限,行业集中度偏低。这种结构使得企业在面对外部冲击时,抗风险能力和议价能力相对较弱。当美国关税政策导致下游需求波动时,中小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加速行业整合进程。

综合以上分析来看,虽然煤沥青对美直接出口量有限,但政策变化通过原材料成本传导、下游需求抑制和宏观经济环境等渠道,仍对产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而面对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挑战,煤沥青产业需要采取多管齐下的应对策略。短期重点应放在市场多元化和成本控制上,中期着力于产业链协同和产品升级,长期则需构建技术创新和标准引领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系统性的战略调整,行业有望将关税政策的负面影响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契机,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