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化工原料价格 > 纯苯 > 卓创分析 > 正文

聚焦我国石化行业:芳烃、烯烃产业链发展差异及未来趋势


卓创资讯 马英君 编辑于 2024-05-23 10:57:01
收藏

关键字:石化行业、芳烃、烯烃

能化行研组 马英君

导语:近几年,我国石化行业发展迅速,减油增化的步伐也在加快。在化工行业中,芳烃和烯烃产业链作为最主要的两大领域,其发展态势有所不同。高利润和高进口依存度推动了行业产能的快速布局。然而,不同的原料来源对行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另外下游需求方面,芳烃及下游行业集中度较高,盈利能力相对较强。

我国石化行业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应对行业问题并促产业升级,如《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开启了行业发展的新征程。2014年,随着炼化一体化、集约化模式的兴起,国家提出了建设七大石化产业基地的规划,并于2015年正式发布了《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石化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七大石化基地的建设,使得我国石化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一体化水平得到了提升。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石化行业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然而,在石化行业的发展进程中,芳烃和烯烃两大主要产业链条确展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态势。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源自多方面因素,例如不同的利润水平和进口依赖程度致使企业在资源配置和投资倾向上有所不同,原料来源多样性的差异导致了产能布局和扩张能力的区别,同时下游需求的多样化程度以及下游链条的延伸差异,也对市场竞争格局产生了一定影响。

高利润及进口依存度驱动产能扩张

利润是驱动产能布局的关键因素。卓创资讯红桃3数据显示,2018年烯烃及下游利润总体上要比芳烃高。其中表现尤为突出的如环氧乙烷、丙烯腈、环氧丙烷、乙烯、丙烯等产品。具体数据来看,2018年环氧乙烷单吨理论毛利达到4300元甚至更高水平,其他相关产品的毛利也都超过了3000元/吨。从芳烃产业链来看,多数产品的毛利基本保持在1500元/吨以内,普遍弱于烯烃及相关产品。利润上的差异致使企业明显更倾向于对烯烃产能进行布局。另一参考指标是进口依存度。2018年烯烃链条中乙二醇、聚乙烯的进口依存度分别达到了60%和49%,丙酮、苯乙烯、聚丙烯等产品的进口依存度也处于偏高水平,芳烃板块中 PX 进口依存度高达58%。由此可见,主要化工品的需求需要进口替代,也是行业加速布局的主要推动力。

原料来源对产能布局形成一定影响

原料来源的差异对产能布局影响重大。烯烃原料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包括油制烯烃、煤制烯烃、轻烃裂解和丙烷脱氢等。初期阶段烯烃的生产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石脑油裂解等方法,原料来源较为单一。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等技术逐渐发展成熟,烯烃原料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美国页岩油革命后,页岩气副产的凝析油经过分离可提取出乙烷、丙烷等,其中乙烷是凝析油中最大的组分,占比接近50%。这导致乙烷和丙烷的产量激增,价格逐渐下跌。相对于传统的以石脑油为原料的生产路径,以乙烷和丙烷等轻质化原材料生产乙烯和丙烯的成本优势显著。在利润的驱使下,PDH得以快速发展。从中国烯烃产能变化来看,轻烃利用产能在近几年不断增长,由2019年的产能占比不足10%,增长至2023年21%。烯烃原料的多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轻烃裂解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原料来源更加丰富。同时,烯烃行业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企业需要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降低成本,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比之下,芳烃原料来源相对单一。20世纪初,芳烃工业生产开始起步,主要依赖于煤焦油和石油裂解产物的分离。此阶段催化重整和蒸汽裂解技术是生产芳烃的主要方法。随着技术的进步,利用石油加工中部分环节如轻烃芳构化、重芳烃轻质化及催化裂化轻循环油等,增加芳烃的产量。后续为满足市场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行业重开始探索和研发新的原料来源,例如甲醇制芳烃、纤维素等生物质生产芳烃等拓宽原料来源的新技术。但是从源头原料及近几年产能增长的工艺来看,芳烃主要原料仍集中在原油,始终保持在80%以上,煤制来源产能占比有限且呈现下行趋势,整体占比区间在16%-20%震荡。

总结来看,烯烃产能由于原料来源途径多,可操作性强,烯烃产能增速较快。芳烃因原料单一且发展缓慢,产能增长相对缓慢。不同的供需增速对产业链各产品的供需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驱动产业链的价值转移。


下游需求广泛度对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

下游需求的广泛程度对市场竞争格局有着较深的影响。烯烃下游应用广泛,主要是聚烯烃等塑料产品,终端应用于房地产、汽车、家电等多个领域。相比之下,芳烃下游除调油需求以外,化工领域主要集中在化纤纺织领域,其他终端如家电、日化用品、橡胶加工、机械加工、新能源等行业的消费占比较少。这种差异导致烯烃行业竞争激烈,众多企业参与其中,竞争压力较大。

下游链条的延伸长度也对市场竞争格局有一定影响。伴随减油增化趋势发展,一些炼化企业在烯烃领域多自上而下进行产业链装置的建设,但因烯烃产业链条较长,在下游延伸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丙烯产业链为例,企业多布局至二级产业链,例如丙烯-正丁醇、丙烯-丙烯酸及酯装置,进一步下延至DOP或胶粘剂、建筑涂料领域的企业较少。而芳烃产业链相对集中,新增产能布局多为后向一体化,多数生产企业凭借在化纤领域的优势,在芳烃链条中能够保持较好的盈利能力。例如PTA行业,经过近几年PTA行业产能结构的调整,我国PTA行业一体化配套格局逐渐强化,下游聚酯地域分布也较为集中。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PTA行业产能约为7872万吨/年,行业中PX-PTA-聚酯一体化装置配套的产能占比超过70%,产业链一体化配套不仅在成本调控方面更加灵活,还节约了更多公共设施成本、物流成本,整体来看PTA一体化企业拥有更强的成本竞争力。总结来说,芳烃链条企业在下游市场的延伸方面更加系统,相应对下游产业链价值的把控能力更稳定。

未来石化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未来我国石化行业在炼油能力严控下,大力发展化工行业,开拓新材料领域。石油材料化、减油增化和以化为主的深度炼化一体化将成为石化行业主要发展方向。烯烃产业链供应端仍将维持产能高速增长,2024-2026年乙烯扩能继续加速,2028年预计达9427万吨/年。芳烃链条整体供应增速预计放缓,PX自给率将进一步提升。甲苯/二甲苯、PX-PTA到涤纶长丝产业链,下游产能增长相对较快。下游来看,需求增速或不及供应增速。房地产、汽车等领域或因周期性特点及阶段性政策指引呈现不同增量,但很难跟上供应增长。

除产业基本面因素外,宏观大环境及行业发展趋势也不容忽视。伴随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和能源转型的推进,中国石化行业将逐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加大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能源多元化发展。例如烯烃原料甲醇的来源预计更加多元化,大批量的绿氢制甲醇项目正在规划中,能源结构的调整对化工原料成本及加工成本都将产生一定影响。另外伴随全球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需要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此,包括烯烃、芳烃行业在内,均需要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强研发投入,推动智能化、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及发展高端化工产品和新材料等,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综合竞争力。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