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5年4月中国苯乙烯贸易呈现“量增价跌”格局,内外盘价格持续倒挂抑制进口需求。进口几乎全部依赖沙特合约货源,华东地区主导接收;出口则因亚洲及欧洲装置检修缺口转向韩国、土耳其等地,浙江企业出口占比超60%。5月进口量维持低位,出口或回落至3.5万吨附近,主因海外检修装置复产及国内供应收紧。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4月份中国苯乙烯进口、出口均量增价跌。4月进口量在0.67万吨,环比增加16.29%,同比减少67.46%;进口均价在1004.82美元/吨,环比下跌3.83%,同比下跌15.00%;1-4月累计进口量在8.09万吨,同比下降29.65%。4月出口量在5.9万吨,环比增加167.97%,同比增加110.84%;出口均价在993.77美元/吨,环比下跌5.2%,同比下跌14.32%;1-4月累计出口量在13.30万吨,同比增加75.14%。

进口:维持低位运行
4月进口量虽环比增加,但仍维持在低位水平。一方面内外盘价格维持倒挂,缺乏进口套利窗口。4月内外盘价差在-103.3美元/吨至-367.3美元/吨之间波动,月均价差在-184.0美元/吨;另一方面,欧洲的苯乙烯装置有计划外停车,其中荷兰一套55万吨/年装置月中停车,德国一套55万吨/年装置计划外短停,欧洲出现供应缺口,全球货源优先流向欧洲,中国进口仍以合约供应为主。
从来源地、贸易方式等维度来看,4月中国苯乙烯进口主要来自沙特阿拉伯,其进口占比在99.96%,主要是因为沙特苯乙烯装置于2月下重启后恢复了向中国的合约供应。进口收发人注册地仍集中在华东,其中江苏省占比在99.96%,上海市占比0.01%,另外环比新增辽宁省,进口占比在0.03%;从贸易方式来看,4月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占比在57.16%,环比减少42.84%;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占比从零提升至42.84%。

出口:全球苯乙烯装置检修潮推动出口格局变化,浙江成主要出口省份
4月全球苯乙烯市场受装置集中检修影响,供应端明显收紧。欧洲地区除计划内停工外,还存在供应缺口;亚洲多地同步进入检修周期,其中韩国一套65万吨/年装置、台湾地区一套72万吨/年装置均按计划停车,日本一套12万吨/年装置则意外停车。这一供需变化导致4月苯乙烯出口增量主要集中于欧洲及亚洲地区。其中出口至韩国2.8万吨,占比在41.51%,环比下降53.47个百分点;出口至欧洲方向的总量在3万吨,其中往土耳其1.86万吨,往荷兰1.14万吨,占比分别在31.54%和19.41%。
出口企业分布:浙江省跃居出口首位。4月苯乙烯出口占比以浙江省最高,出口占比在63.14%,环比提升36.06个百分点;天津市列第二位,出口占比在13.90%,环比提升12.67%;山东省列第三位,出口占比在12.35%,环比减少29.99个百分点;另外上海、河南、辽宁注册地企业也有少量出口。从贸易方式来看,4月苯乙烯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占比在88.16%,环比提升28.29个百分点,另有11.84%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环比减少28.92个百分点。
5月来看,内外盘价格仍倒挂,进口套利窗口持续处于关闭状态,进口预计仍以下游工厂合约为主,预计进口量维持1万吨以下的水平。出口方面,因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区检修装置陆续回归,而国内随着利华益装置检修计划落地,以及恒力装置计划外停车,供应端减量较预期扩大,港口持续去库的背景下暂未听闻有增量的出口商谈,预计5月苯乙烯出口量或减少至3.5万吨附近。